关注牛媒公众号
随时随地发现更多内容昨晚小米一则以“严重违规”为由辞退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王腾的内部公告流出,瞬间引爆科技圈。
小米公告|图片来源:网络
更让外界感到冲击的是,背后挥下“铡刀”的,正是最赏识他的雷军。昔日伯乐,亲手终结了千里马的征程,活脱脱的现代版“挥泪斩马谡”。
所有人都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能让一位备受器重的核心高管,一夜之间沦为“职场弃子”?
01、初入小米:雷军亲自引进的千里马
2016年的小米正处在关键的转型期。雷军亲自带队重整旗鼓,亟需补充既有产品经验又懂市场的一线战将。就在这时,一位来自OPPO的29岁产品战略经理进入了小米的视野——他就是王腾。
(王腾,图片来源:微博)
1987年出生于山东曲阜的他,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是一位典型的工科技术背景人才。2008年,他入职OPPO,从此扎根手机行业。在OPPO的八年时间里,他从基层岗位起步,凭借对产品的深刻理解和市场洞察,一步步成长为一名独当一面的产品战略经理。
2016年,29岁的王腾加入小米,由雷军亲自面试。雷军在面试结束后亲手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交给他。这一细节让王腾深感触动,他后来坦言自己“一下子就被收买了”。他评价雷军“比你聪明,比你有钱,还比你努力”,认为追随这样一位极具人格魅力的领导者,是无比正确的选择。
如今回看,这场面试不仅是王腾个人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也是小米人才战略的一个缩影:引入成熟厂商的核心人才,补足自身短板。而当年那个被雷军亲手选中的“潜力股”,或许也不会想到,九年后的自己会以那样一种方式离开小米。
02、平步青云:赏识下的快速攀升
雷军的赏识,为王腾打开了在小米的“快车道”。加入小米后,他的晋升速度堪称“火箭式”:2019年任手机部产品部总监,2020年接棒Redmi产品总监,成为“国民手机”系列的核心操盘手之一。
更关键的是2021年的主动转型。王腾主动请缨轮岗至河南分公司,从产品端转向市场端,负责区域销售。这一举动被雷军多次公开点名表扬,评价道“王腾是我们小米年轻干部中的六边形战士。”这次轮岗不仅让他补足了市场端的经验,更让他在雷军心中的分量进一步加重。
雷军公开称赞王腾|图片来源:网络
2023年,完成轮岗历练的王腾重返北京总部,开启了新征程,其新角色为Redmi品牌发言人兼市场部总经理。在当年的K70发布会上,他首次站上台前,完成了他的“首秀”。次年2月,他再获晋升,正式执掌Redmi品牌总经理一职。在Turbo系列新品发布会上,他作为C位主讲人,其稳健的台风和清晰的产品阐述赢得了广泛好评,连雷军也为之点赞,称:“Redmi的旗帜,腾总扛住了!”
王腾主持新品发布会|图片来源:网络
2024年,王腾到达了他的职业巅峰,坐上“小米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兼Redmi品牌总经理”的高位,职级达到小米21级,距离集团副总裁仅差一步之遥。
03、深陷舆论风暴:泄密罗生门
随着职位的攀升,王腾手中掌握的核心机密越来越多,而早已被“惯坏”的保密意识,最终将他推向了无法挽回的自我毁灭。
早在2022年2月,他就因在微博提前泄露Redmi K50发布时间,被小米判定为“二级泄密”,处以扣罚5000元绩效、取消年度晋升资格的处罚。
2023年8月25日,小米公关部负责人王化曾发文表示,“欢迎王腾回京好好干,不然下次就真的是去非洲了。另外就是不要再瞎泄密了,否则罚不容情!”
图片来源:微博
2024年8月,雷军在直播中也公开调侃王腾“动不动泄密被罚款”,间接证实其泄密行为并非偶发。
雷军吐槽王腾泄密|图片来源:网络
尽管多次触及公司保密红线,王腾的职业生涯却未受根本性动摇。这种“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处理方式,在内部被普遍视为雷军对其的“特殊保护”。但此次泄密性质恶劣且存在利益冲突。经公司高层决议,最终给予其辞退处理。
凤凰网科技报道|图片来源:微博
王腾也在微博致歉中写道:“感谢雷总和公司的培养,非常不舍离开,未来还将继续支持小米,支持Redmi。”字里行间虽流露出愧疚,却已经难以挽回颓势。从OPPO的产品经理到小米的核心高管,他用九年时间攀上职业高峰,却因自身的失职,亲手将自己摔落谷底。
王腾发帖致歉|图片来源:微博
事件一经曝光,迅速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各类消息刷屏不断:有人爆料称,有监控拍到王腾将尚未发布的 Redmi K80 Pro从实验室带出,交给数码博主进行跑分;还有传言指出,他向三家外部机构泄露了小米汽车的定价策略与供应链成本等核心数据,以此牟取“咨询费”。
随着舆论持续发酵,王腾本人也出面回应,在微博发帖辟谣,坚决否认所有违法行为的指控:“没有窃取公司机密出售,没有收人钱财。有失职行为,正在深刻反省,但绝未做出违法行为!”
王腾发帖辟谣|图片来源:微博
04、小米还是放了王腾一马
这场“泄密罗生门”的真相或许已成迷雾,但一个确凿的结局已经写定:王腾在小米的九年征程,至此画上句号。
表面看来,“开除”的处分堪称严厉。但若细看小米的处理方式,实则留有一丝余地:公司未启动法律程序追究其刑责,也未追讨所谓“天价赔偿”。对于一个被查实“利益冲突”的高管来说,这已是一种沉默的“手下留情”。
王腾方面的反应也值得玩味。他在微博回应中的姿态极低,全盘接受公司决定,坦然承认“做错了”、“对不起雷总”,甚至仍在为小米新品宣传。如此“认怂”,并非仅是公关话术,更可看作他对公司“留情”的一种回应。他清楚,若公司真将此事“上秤”,走法律途径,后果远不止于此。
这是一场心照不宣的“交易”。小米给了王腾最后的体面,而王腾的“认怂”,也是给了小米答复。
这件事背后不只是一场高管因泄密落幕的悲剧,更是一次企业治理中如何平衡“人情”与“规则”的样本。小米用一份看似冷酷的开除通告,守住了管理的底线,也默默付完了最后一份人情。而王腾那句“感谢雷总和公司的培养,非常不舍离开”的回复,则是这场沉默交易中,最后的回音。